首页---政治建设
深化协作,同心聚力——上海团市委推动对口革命老区合作工作见行见效
时间:2024-06-11 发布人: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

上海团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着力做好福建省三明市、安徽省六安市与上海对口合作的建设工作。合作项目全面落地、合作实效日益凸显,山海之情持续“升温”。促进结对城市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一、打造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浸润式学习

依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活动整体设计,打造浸润式学习模式。在对口六安革命老区工作中组织上海六安100余名少先队员在六安开展暑期“红色印迹”寻访研学活动,上线“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地图,开展“传红魂·聚星火·创未来”红色精神谱系故事主题宣讲,组织六安优秀少先队工作者赴沪参加交流学习,通过现场红色研学接受政治启蒙学习。2023年以来,上海市嘉定团区委、虹口团区委、杨浦团区委先后在福建三明宁化、清流、明溪等地设立了6个“沪明青少年红色文化研学实践基地”,开展沪明青少年红色文化研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依托基地举办上海市嘉定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社会组织班暨嘉定区青少年事务工作培训班等8场次,覆盖沪明两地青年300余人。推动团属青少年宫10名教师到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跟岗学习,交流红色文化。2024年,还将依托三明市青少年宫建立“沪明红领巾主题教育示范基地”,争取沪明合作项目资金42万元,预计今年内完工。

二、建立全过程全周期青少年成才服务体系

强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合作,支持开展结对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作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希望网校赋能乡村教育项目,签订《新时代希望工程对口合作协议》,为六安希望小学提供附属设施援建、困难青少年资助、教师培训等支持,覆盖当地16所希望小学、线上授课达1220课时、25名上海教师志愿者赴六安支教。团校协作共享优质资源,上海市团校与安徽金寨干部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顺利举办沪明青少年研学交流培训活动,在上海市团校举办2023年三明市青年人才培训班、三明市少年队工作者培训班等2期培训班,覆盖100名学员。支持校际联合办学,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教师互派交流等活动,选派20名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赴上海参加“第五期童音暖冬-点亮计划”福建教师培训班,推动团属青少年宫10名教师到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跟岗学习,推动沪明校外资源共享、教学互通。

三、推动革命老区对口活动品牌塑造工作

建立团市委、团县区委双结对机制,成立对口合作专班,落实“每季度汇总项目进展,每半年召开工作推进会”机制。实行“方案+项目”双推进抓手,上海六安两地团市委制定《对口合作实施方案》与31个合作项目清单,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上海团市委与三明团市委以“沪明情 青年心”的系列品牌作为两地共青团对口合作的旗帜,围绕开展红色文化交流、加强青年人才和团干部培训、推动产业合作、拓展捐资助学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2023年3月,上海市团校、中共三明市委党校、共青团三明市委三方签署《上海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三明)战略合作协议书》,基地设在三明市委党校,覆盖三明各县、市、区。围绕打造“沪明情 青年心”品牌,服务沪明青少年成长成才和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共同打造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青年篇章。

两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安徽省六安市作为上海对口合作地区,在合作方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上海团市委坚持提高政治站位,重视合作谋划部署。紧密地服务中心大局,做到上下一盘棋,重视对口合作工作,提高政治站位,重点做好谋划部署指导,并明确工作方向和要求。坚持同频共振,机制健全联动推进。充分发挥团市委与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统筹作用,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牵头抓总,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等结对合作、共同推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的格局。坚持加强全方位宣传,打造革命老区对口工作品牌。突出品牌引领,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等,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做好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