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建以来,徐汇区消防救援支队根据《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测评体系》和《关于深化新时代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意见》,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要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的要求,坚持“创建永远在路上”的理念,紧贴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主动融入城区建设发展大局,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近年来,支队在获评上海文明单位(2019-2020)的基础上,先后获评全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消防执勤训练先进支队。
已连续6年被市消防救援总队评为 “先进党委”“先进支队”“执勤岗位练兵优胜支队”。
一
夯铸忠诚信仰 建设文明队伍
1
坚持思想引领。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牢记领袖训词、永做忠诚卫士”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以及廉政警示教育等活动,应急管理部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实地督导并给予高度肯定。举办法律、心理以及文明礼仪等专题讲座20余次,引导指战员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
2
规范内部设置。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优化办公设置,建成队史馆、图书室、阅览室、健身房、心灵驿站等场所。在餐厅、走廊、围墙、冲锋塔等部位,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海市“新七不”规范、垃圾分类、节约粮食等宣传标语,积极营造文明氛围。
3
严格内部管理。严格落实一日生活作息,专职督察队24小时开展线上线下督察。开展集中教育整训和条令纲要学习等活动,举行队列会操、卫生评比等,督促个人行为养成。开展年度模范机关创建,抓实机关工作作风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多年来未发生各类违法违纪案(事)件。
二
聚焦消防主业 履行社会责任
1
优化消防服务。出台“24小时不打烊”“代收代办”“零往返”等系列举措,打造优质消防服务,最大限度便民利民。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和“双记分”消防监管,对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责任情况、监督员消防执法质量分别量化记分,建立法制员队伍法核记分结果,实行全生命周期监管。在2020年度应急部消防执法营商环境评价中,上海位列全国第一,徐汇区位列各行政区第一。
2
投身公益服务。注册徐汇区消防支援服务队,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7.1万小时。组建志愿服务小队,对接所属街道、居村委,开展量血压、理发、清扫、应急救助等“学雷锋、见行动”主题实践。联合团区委,在吴兴站设立专场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参与疫苗接种“水滴”志愿者活动,建立“国旗下成长”常态化服务机制,累计护旗、升旗30余场次。
2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大上海保卫战。积极响应属地党委政府号召,遴选75名指战员进驻辖区“8+3+32”个方舱和隔离点,60名指战员组成“防疫消杀队”,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1200余处,宣传培训演练3250人次,开展666户家庭终末消杀和188.52万方环境消杀。
三
坚持创新发展 深化文明实践
1
逐年谋划科学发展。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逐年启动创新发展再出发、高质量发展路径图、数字化转型任务书等系列工程,累计实施74个创新项目,连续3年获评总队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奖, 消防监管“双记分”“智云阳光”APP等项目获评总队创新成果。
2
提升消防战力。研发“汇消防”平台,推行新值班体系、指挥员片区响应和微型站联勤联训机制。创建以来,累计处置各类警情15000余起,出动警力15万人次,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2200余人,保护财产价值数十亿元。建成地铁、高层等7支攻坚专业队,水域、地震、绳索、空勤等4支特种救援队,参与援鄂抗疫、援皖抗洪、援豫救灾等行动并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市首届消防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两金一银”。
3
倍增消防工作能级。推进社区消防安全“微基建”,投入7500余万元新增230余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并加装消防设施,修复34栋高层居民建筑消防设施,完成31个居民小区消防供水空管敷设,实现516家社区微型消防站平移,相关案例获评第四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结 语
文明单位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徐汇区消防救援支队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持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为建设“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贡献消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