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支部建设
【学思想 强作风 建新功】市高院办公室党支部联合民事审判庭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时间:2025-07-07 发布人: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

在毛泽东旧居寻访老一辈革命家奋斗历程,深受教育。文物史料的字里行间,饱含革命精神、家国情怀,也蕴含简朴作风、务实文风。‘共产党人靠实事求是吃饭’,这样的精神内核,需要始终坚持。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持续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7月4日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党支部联合民事审判庭党支部走进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开展“学思想 强作风 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长时期间它是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中心……”毛泽东一生多次来到上海,上海也成为他在民主革命时期极为关注的地方。而甲秀里,则是毛泽东一生中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此次党日活动寻访学习的地点。

如今的甲秀里,坐落于上海静安区茂名北路120弄,这栋老式石库门里弄,见证了毛泽东与杨开慧1924年在沪期间的革命历程。党员同志们沿着青砖小道步行,“毛泽东一家”铜像在弄堂拐角处静静伫立。

1919年3月为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湖南青年送行,到1926年11月主持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工作,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共有12次来到上海。这一时期的毛泽东,在参加领导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加强国共合作的同时,还负责协助陈独秀处理中共中央日常工作,是中共党内的一位实干家。

这样的实干作风,体现在时任秘书处文书科代理主任、组织部秘书毛泽东的各类文书中,让党员同志们深受触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活动,在仔细阅读实物史料时,他与其他党员同志们交流说道:“真的需要好好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文风,能短则短,有事说事,不讲虚话套话,就讲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

“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在场的党员同志们结合自己的工作交流思想感悟。“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当年深入湖南各地考察农民运动,一步一个脚印摸清实际,才为革命找准方向。他反对党八股,倡导‘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的朴实文风。这就要求我们年轻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搞调研要扎扎实实,脚沾泥土查实情;写材料、作报告要摒弃空话套话,用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直截了当讲问题、提办法,让工作接地气,文字也实实在在。”党员彭建波说。

“我们看到了毛主席当时简朴的生活环境,感受了那段峥嵘岁月。作为一名机要岗位的干警,我要加强作风建设,自觉用党章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小事小节见作风,摒弃形式主义,保持头脑清醒和立场坚定,不触‘底线’、不踩‘红线’、不越‘雷池’。”党员沈怡晨说。

陈列馆中有一张杨开慧1924年在沪期间和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的合影,也是这个家庭留下的唯一一张“全家福”。拍照时其实毛泽东就在现场,但是由于当时中共中央有严格的纪律要求,所以他最终没有入镜。

“这张照片是历史深处对纪律刚性最生动的诠释,这不仅是严守纪律的需要,更是以身作则的担当,彰显了‘革命纪律高于天’的铮铮誓言。”党员沈刚深受感染,他说,“历史之光穿透岁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是这份纪律基因在新时代的赓续与升华。回望党的纪律建设长河,从革命年代‘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要求,到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 其内核一脉相承:都是党永葆先进与纯洁的生命线。”

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正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这场党日活动也成为党员们再次领悟“铁规矩、硬杠杠”的现场教学课。

“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正是赓续这种在风浪中锤炼自我、在实践中锻造作风的红色基因。毛泽东‘创造性解决重大问题’的智慧,启示我们必须将纪律约束转化为行动自觉。我将以此为航标,让清廉规范的作风内化为驱动司法外事工作的引擎,于细微处筑牢防线,于履职中淬炼担当。”党员叶苹说。

主题党日活动合影

走出实物展厅,在“修旧如旧”的旧居场景里,还原了当时毛泽东一家五口寓居于此的细节。小小的静谧房间,叙述了毛泽东和家人在上海的革命历程和家国情怀。一路寻访革命足迹,关于理想信念、关于作风建设的讨论仍在党员同志间进行。

“这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次学习,从毛主席身上看到,老一辈革命家‘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始终牢牢站稳人民立场。”贾宇再次说到“实事求是”这一党的基本思想方法:“我们讲要做好调查研究,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力戒形式主义,要实实在在地做事,真真正正地解决问题。”